建筑技术开发

建筑资讯

  •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

    侯奎;张鹤旻;郭程;

    依托某建筑工程项目,制作了7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梁,通过手动加载试验分析钢纤维掺量及配筋率对试验梁抗弯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试验梁的开裂荷载、承载力和荷载–挠度曲线斜率均逐渐增大,尤其在混凝土强度等级较低时增幅较大,混凝土强度等级较高且掺量超过1%后增幅趋缓。而配筋率对开裂荷载影响较小,但对承载力、刚度和应变有显著影响,增大配筋率可显著提高承载力并降低应变,且在钢纤维掺量为1%和1.5%时,承载力增幅分别为92.04%和56.34%。

    2025年08期 v.52;No.530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1K]

建筑结构

  • 基于不同风速工况的大跨度阀厅网架结构动态响应分析

    张肖峰;谢颍河;

    基于已建立的大跨度阀厅网架结构有限元模型,针对低风速(2 m/s)、高风速(20 m/s)及极端风速(37 m/s)3种工况,对结构的动力学响应展开数值仿真分析。详细探讨该结构在不同风速下的位移、应力响应规律,对比不同风速对结构响应的影响,验证该结构在极端风速下的安全性,可为大跨度阀厅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2025年08期 v.52;No.530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 轮辐式索桁架在钢结构屋盖建筑中的设计与应用

    宋健;

    以某体育场为例,详细介绍轮辐式索桁架结构的组成、施工模拟分析过程及其在钢结构屋盖建筑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有限元模型构建、等效降温法应用及多个计算工况的数值模拟,验证轮辐式索桁架结构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不仅能提高施工效率、增强结构稳定性,还能降低施工成本、优化施工环境,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2025年08期 v.52;No.530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8K]

建筑设计

  • 某框架结构跃层柱设计要点分析

    刘彬;

    研究依托具体工程案例,采用PKPM结构设计软件对框架跃层柱的线性屈曲性能进行了研究,旨在评估计算过程中所选取的计算长度系数是否准确和合理,从而为跃层柱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这种方法确保了研究结果能反映实际工程中的具体情况,为后续的设计优化提供依据。

    2025年08期 v.52;No.530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0K]
  •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T2航站楼建筑节能技术与结构工程

    王雷;田野;

    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T2航站楼面临寒冷气候对建筑节能和结构工程设计的双重挑战,研究聚焦其围护结构保温、采暖通风系统优化与可再生能源应用的技术方案,并讨论抗寒材料、高效承载结构与抗震设计的工程创新。基于实际项目应用,评估节能技术对能源消耗与运行成本的降低效果,以及结构设计对建筑安全性与稳定性的提升表现。结果表明这些节能技术和结构设计有效降低能耗与运行成本的同时提升了整体建筑性能,展现出寒冷气候条件下机场建筑设计的协同优化潜力和示范价值。

    2025年08期 v.52;No.530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1K]

施工技术

  • 双层高架桥下层轨道桥悬臂施工临时固结方案研究

    周志慧;周善起;陈亚鑫;胡焱;

    双层高架桥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其下层轨道桥的悬臂施工技术尤为关键,在悬臂施工过程中,由于结构的不平衡力矩,需采取有效的临时固结措施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安全。研究以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御临河大桥为例,利用有限元仿真midas Civil对主墩临时固结进行了两种工况下的应力分析验算,确保施工方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所提出的临时固结方案合理可行,可应用于实际桥梁施工中,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2025年08期 v.52;No.530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9K]
  • GBF高强薄壁蜂巢芯空心楼板施工技术研究

    雍芝雷;

    研究解析了GBF高强薄壁蜂巢芯空心楼盖的施工技术要点、工艺流程、卓越性能及独特特性,深入探讨了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策略,旨在通过实践积累,为该类型空心楼盖的施工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从而全方位保障其质量水平。同时介绍了GBF蜂巢芯现浇混凝土密肋空心楼盖的应用优势,以期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52;No.530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 海上三桩导管架测风塔施工技术

    陈伟;王明明;杨之悦;王特征;

    海上风电确定开发之前都需要采用测风塔进行现场风能数据测量,对于离岸较远的位置采用三桩导管架基础作为测风塔是较好的选择。本研究通过对三桩导管架测风塔的海上施工,详细介绍桩基施工的精度控制策略,研究打桩的关键控制点,确保施工满足技术要求。同时,对上部平台的安装和灌浆进行工艺介绍,可为类似海上导管架桩基基础施工提供解决方案。

    2025年08期 v.52;No.530 22-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6K]
  • 敞开式TBM隧道施工中轨道铺设施工组织与技术改进

    刘建茂;

    敞开式TBM(全断面隧道掘进机)隧道施工是现代隧道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施工方式,而轨道铺设是保障施工设备运行和施工效率的核心环节。研究以某西南山区隧道项目为例,分析轨道铺设施工的重难点问题,提出了优化施工组织与改进技术方案。通过优化施工图纸设计、动态资源调配、信息化管理与智能调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与安全性。引入自动化轨道铺设技术、高精度轨道铺设系统及快速安装与拆卸技术,解决了轨道施工精度及效率问题,以期为类似隧道项目提供借鉴。

    2025年08期 v.52;No.530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 旋挖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在西南二环水系滨水空间开放提升

    吕永峰;刘琦;詹思楠;张攀;

    结合北京西南二环水系滨水空间开放提升工程实例,立足旋挖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工艺流程,分析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与处理措施,总结出旋挖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具有开挖面积小、施工周期短、绿色环保等优点,在北京中心城区运用此项技术,可最大程度降低对市民生活的影响,高质量的施工技术符合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的要求,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2025年08期 v.52;No.530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7K]
  • 大型体育场钢结构屋盖综合施工技术

    刘兴;苏铠;黄云;胡锦伟;杨洋;

    以茂名体育场项目为例,介绍体育场钢屋盖的安装方法,通过方案比选、地面拼装、吊装工况的分析对半刚性轮辐式张拉结构安装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地面拼装、高空吊装的施工工艺,结合midas GEN等有限元软件分析、分段分节优化等一系列措施,可精确实现钢屋盖的安装作业,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为类似项目施工提供借鉴。

    2025年08期 v.52;No.530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5K]
  • 清水混凝土装饰模板在钢坝闸施工中的应用

    刘凯;

    清水混凝土是一种直接利用混凝土成型后的自然质感作为饰面效果的混凝土。直接由结构主体混凝土本身的肌理、质感和精心设计施工的明缝、禅缝和对拉螺栓孔等组合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状态。以通州区凉水河马驹桥闸为例,介绍了清水混凝土装饰模板在钢坝闸施工中的应用,基于工程实例,分别从模板设计、模板制作安装、模板验收、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孔洞填补、材料与设备等关键环节进行了论述,实践表明清水混凝土装饰模板设计、施工对清水混凝土的表面质量、钢坝闸闸墩、翼墙的整体外观效果起决定性作用,施工过程中须严格把控各个环节,确保施工质量及观感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52;No.530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6K]

市政工程

  • 路面排水系统设计与优化研究

    蒋香梅;

    研究针对G220东深线郓城绕城段改建工程路面排水系统展开研究。依据相关规程明确排水路面结构及设施类型,建立初步设计方案。并利用专业软件构建模型,模拟不同降雨工况下的渗流情况。结果显示其设计具有合理性与可靠性。旨在通过改进路面结构、优化排水设施布局和采用智能系统等举措,提升排水性能,以增强道路耐久性与稳定性。

    2025年08期 v.52;No.530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0K]
  • 深江铁路滨海区软弱地层重载道路创新设计与施工技术

    王晨;

    深江铁路滨海区段,地理环境复杂,附近地层表层为杂填土、下部为淤泥,地层软弱。施工存在便道刚度性能要求高,深基坑稳定性能要求高,控制性工程工期紧等多项重难点,为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展开了深江铁路滨海区软弱地层重载道路创新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重点阐述重载道路在软弱地层情况下施工的难点、技术特点等。针对软弱地层稳定性问题,研究结合实例,通过对不同施工方式的计算分析,明确最佳方案,目前该软弱地层重载道路创新设计已成功应用,可为类似邻河、湿地等软弱地层道路基础的结构形式选择及工艺上提供经验。

    2025年08期 v.52;No.530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8K]
  • 大理市祥云路淹水点整治工程设计案例

    李林宝;曾宇;

    为提升祥云路地下管网的排水能力,缓解道路淹积水,削减片区初期雨水污染,平衡河道水环境提升与道路内涝治理的关系,对祥云路道路淹积水原因进行分析。采用改造设计标准偏低,改造混错接和更换或修复管网健康度不佳的雨水管道,并在雨水入河排放口前设置雨水调蓄池和智能分流井的设计方案,可为类似淹水点整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52;No.530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2K]
  • 新建地铁隧道对既有铁路桥梁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孙敖;

    为探明新建地铁隧道对相邻既有铁路桥梁结构的影响,研究针对某区间隧道下穿既有桥梁群开展研究。采用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三维精细化施工力学有限元模型,再现了新建地铁区间隧道上行线和下行线穿越桥梁群动态施工全过程,并实施现场位移实时监测,全面评估了新建地铁隧道施工对既有桥梁结构的影响。可为类似的城市复杂建筑群项目提供依据和指导。

    2025年08期 v.52;No.530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9K]

工程技术

  • 基于机器视觉的隧道掌子面节理评估方法

    杨贵佳;莫鹏;刘伟杰;曹善凯;

    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智能检测机器人的隧道围岩分级与施工安全评估系统。该系统通过非接触式数字影像技术,结合卷积神经网络和集成机器学习算法,自动采集和分析隧道掌子面的地质信息,实现围岩裂隙、节理密度、软弱夹层和地下水等参数的实时分级与稳定性评估。试验表明,该系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具有高精度和高效率,显著提高了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和分析精度,为隧道施工的动态监测与风险控制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

    2025年08期 v.52;No.530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0K]
  • 公路桩板式结构预制管桩力学性能分析

    马朝;

    预制管桩作为公路桩板式结构的重要构件常埋置于地下,其服役时的状态难以监测,因此有必要在设计时对其安全性进行充分考虑。依托某实际公路桩板式结构,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预应力钢筋数量和管桩内径对预制管桩的抗弯能力及滞回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应力钢筋数量的增加能够提升管桩抗弯能力,在往复荷载作用下预应力数量多的管桩刚度退化更为缓慢并具有更大的总耗能量且在大变形时能表现出更好的耗能能力。管桩内径的增大将降低管桩的抗弯能力,当内径超过0.6 m抗弯能力下降更为显著,此外往复荷载下内径大的管桩损伤也更加明显。

    2025年08期 v.52;No.530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 后浇带PVC管模混凝土支撑技术在房建工程中的应用

    徐传磊;

    以某住宅小区项目为例,针对传统模板支撑系统在长时间保留后浇带过程中所面临的钢管及辅助材料消耗大、结构受力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提出并实施了PVC管模结构柱支撑方案。通过对支柱的精准测量与定位、PVC管模的安装以及混凝土柱支撑的设置,文章详细介绍了施工关键技术和具体操作步骤。试验结果显示,采用PVC管模混凝土支撑技术减少了材料成本和施工时间,提升了支撑系统的稳定性。该技术在复杂施工环境下表现出优越的适应性和可靠性,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2025年08期 v.52;No.530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 BIM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技巧

    赵文嘉;

    BIM技术在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逐步增多并趋于成熟,BIM的引入能够让市政工程各个专业间协同合作更加流畅,BIM技术是一种三维模型的信息集成技术,通过计算机分析数据控制施工成本、质量、安全。还能够提升施工质量,将其应用到市政桥梁工程及市政综合管廊工程施工项目中,能够对各类管线的空间位置及走向进行精准布设及模拟施工,进而提供更准确的施工思路以指导施工。

    2025年08期 v.52;No.530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4K]
  • 复合型支架体系在膨胀岩铁路隧道中的应用探究

    徐哲;赵建彪;

    研究以济莱高铁林家隧道工程为对象,针对膨胀岩地层中铁路隧道施工面临的围岩变形、底臌等关键技术难题,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复合型支架体系解决方案。研究采用三台阶法施工工艺,结合工字钢全环支护、超前小导管、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等复合支护结构,建立了包含5类监测点的实时监测评价体系。通过数值模拟分析表明,钢架+混凝土+注浆组合方案变形量最小,稳定性最佳。研究同时提出了针对地下水的防水排水设计和注浆加固措施,有效解决了膨胀岩地层动态损伤和岩溶区渗漏问题。该成果为类似地质条件下的隧道工程提供了支护–监测–处治一体化的技术范式,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2025年08期 v.52;No.530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0K]
  • 纯净干中粗砂回填场地地基处理试验成果分析对比

    王福安;何国富;柳耀琦;

    海南岛西海岸一侧沙丘地貌场地产出纯净干中粗砂沙地地层,具有含泥量低、含水率低和级配差等显著特点。通过一组在沙丘场地上以纯净干中粗砂为回填料的大面积回填所进行的强夯和无填料振冲两种地基处理方法的试验成果对比,分析探讨这两种方法在处理松散纯净干中粗砂回填土时的特点和适宜性。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松散的纯净干中粗砂回填土,强夯法和无填料振冲法在整体处理效果上均能对砂土起到较好的密实作用,但在处理深度、处理后砂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方面,振冲法要显著优于强夯法;试验中同时也发现在处理加固的填土中存在一个密实峰值区,尤以强夯法最为显著,分析认为这与松散的砂土级配差有关。

    2025年08期 v.52;No.530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9K]
  • 超高层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控制措施研究

    安云飞;苏道恒;蔡青法;吕艳斌;曾昭华;

    因受力需要,超高层基础混凝土普遍为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易产生裂缝,裂缝控制不到位时将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产生不良影响。研究结合案例,分析超高层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性提出多方面的裂缝控制措施,分析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方式、合理的施工方法及养护措施、测温降温措施等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措施。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控制了超高层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提升了基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耐久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52;No.530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 隧道智能化施工及监测的研究现状综述

    林燕紫;

    研究系统探讨了当前隧道工程中智能化施工与监测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当前隧道施工阶段的未知性、结构性病害及其影响因素,结合结构健康监测技术的发展与典型应用,全面梳理数字孪生技术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现状。总结当前隧道工程智能化的研究前沿,为实际施工及监测的智能化提供了实用性思路与角度。

    2025年08期 v.52;No.530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 小直径钢管桩锚桩法静载试验装置设计与应用

    陈松;温小凡;李宏涛;

    针对小直径钢管桩多应用于场地狭小的工程,常规堆载法装置占地面积大,进场困难,无法适用于小场地工程检测要求的问题,研究基于传统锚桩法装置并结合实际检测工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小直径钢管桩锚桩法静载试验装置。该装置由钢箱梁反力架、U形变形协调组合构件、锚桩钢筋连接件和锚桩位移监控装置等组成。试验过程考虑锚桩和钢箱梁反力架变形协调,保证在达到最大试验荷载时各锚桩受力一致,避免锚桩不均匀受力后失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安装便捷,造价低廉,可周转使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推广价值。

    2025年08期 v.52;No.530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5K]
  • 某多轴连接双向滑板支座平台设计及安装

    咸庆军;康浩;贾承辉;张斌;张浩然;

    某省人民医院为解决新老病房楼的交通连通问题,在新老病房楼之间使用钢结构架空连廊进行连接,架空连廊在新建病房楼一侧采用多轴连接双向滑板支座平台实现弱连接。根据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位移和实际承载情况对双向滑板支座进行设计,通过水平双向最大位移试验验证其满足设计需求。然后介绍双向滑板支座平台的安装过程,并对关键环节进行详细说明,以期为类似工程项目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52;No.530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9K]

道路桥梁

  • 复杂地形高边坡风电场运输道路施工关键技术

    谭文浩;

    研究主要探究复杂地形高边坡风电场运输道路,提出施工关键技术,助力于提高道路运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研究过程中,以某风电场项目为例,简要分析复杂地形高边坡地形条件,提出路线选择、弯道加宽、断面设计的设计方案,并采取土挡墙、路基、强夯等方式,提高运输道路施工质量,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52;No.530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 高延弹超薄罩面在农村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研究

    叶华飞;

    公路路面养护中,超薄罩面技术能够实现对各类常见病害的预防和修复,改善路面抗滑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研究结合高延弹超薄罩面技术的特点,分析其在农村公路养护中的优势,结合具体工程案例,探讨高延弹超薄罩面技术在农村公路养护中的应用策略,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52;No.530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 土工格栅加筋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

    张娟;

    针对某高速公路C段施工设计,研究土工格栅加筋技术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通过有限元分析优化土工格栅加筋设计参数,确定加筋间距应控制在0.4~0.8 m,最优格栅长度为4 m。研究详细阐述施工流程及关键技术,包括铺设衬石、铺设加筋土工格栅、土工格栅反包裹等。沉降分析表明,土工格栅加筋碎石垫层在软土路基加固和沉降控制方面效果显著,可为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提供有效的技术方案。

    2025年08期 v.52;No.530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3K]
  • 重庆御临河大桥施工控制参数敏感性分析

    侯轶峰;周善起;晏明友;邱文俊;

    连续刚构桥的内力及线形控制一直是施工控制的重点难点,各类施工控制参数对其结构的力学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御临河大桥上层连续刚构桥为例,采用Midas Civil建立桥梁施工过程仿真分析,通过敏感性分析,计算各参数对桥梁线形和应力的影响。分析表明:混凝土容重、张拉控制应力、温度荷载影响较为显著;混凝土弹性模量影响较小;预应力管道摩擦系数和管道偏差系数影响较小。

    2025年08期 v.52;No.530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6K]
  • 基于工程应用的公路基桩完整性检测技术分析

    杨鑫;

    研究首先阐述了该技术的适用范围与基本原理,强调了其对桩身缺陷(如孔洞、夹杂物、断桩等)程度及位置的判定能力。然后分析该检测技术的优点,同时也指出了其局限性。为进一步探讨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基桩(如普通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桩和复合材料桩)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桩身材料特性显著影响波阻抗和检测准确性。此外,桩周土层(软土、硬土和混合土)及桩端土质(砂岩、粘土和花岗岩)对检测结果也有明显影响,软土和混合土的检测结果均显示存在缺陷,而硬土层的桩则表现出较好的完整性。最后,研究还分析了应力波传播过程中的衰减因素,发现软土层对应力波的吸收能量较大,导致反射信号减弱,影响检测的有效性。

    2025年08期 v.52;No.530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0K]
  • 转体跨高铁连续刚构桥合龙工序研究

    迟德有;

    随着我国高铁的大规模建设,转体跨越既有高铁的刚构桥日趋增多,转体吨位不断更新。如何使桥梁转体就位后迅速合龙,以降低对既有高铁运营安全的干扰,是桥梁建设面临的新挑战。研究依托广西滨海公路企沙至茅岭段长坜桥的双幅整体转体刚构桥进行研究,针对连续刚构桥的受力特点,对桥梁合龙工序进行优化,通过施加梁端上顶力,取消桥梁现浇段和合龙段的转体一次成桥技术,可为类似转体跨越铁路桥梁的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2025年08期 v.52;No.530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7K]
  • 考虑路由水深变化的海底管道铺管施工设计方法

    孙碧君;常连庚;曹晟;袁洪强;张娟;

    为解决海底管道铺设时,由于水深或潮差变化大造成的施工效率低等问题,研究提出一种考虑路由水深变化的海底管道铺管施工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路由水深划分为多个区间,在各区间针对不同水深分别进行分析,设置不同托管架角度和张紧器张力区间。在施工时根据实际水深所处的区间进行调整。研究所提出新的铺管设计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设计扩大了给定下水线参数下的施工窗口期,减少了参数转换的频率,降低待机时间,避免了频繁调整铺管作业线带来的操作风险。

    2025年08期 v.52;No.530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安全质量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浆锚搭接施工质量检测研究与试验

    吴星蓉;魏宏亮;刘吉林;蔡东伟;

    研究分析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浆锚搭接施工质量缺陷与影响因素,论述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质量检测内容与方法,以某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住宅小区典型户型结构为例,选取施工现场两片剪力墙为试验样本,采用冲击回波法进行灌浆饱满度及密实度检测试验,得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浆锚搭接施工质量可靠的结论,可为本地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及安装施工企业提供质量检测技术参考。

    2025年08期 v.52;No.530 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9K]
  • 某高层建筑嵌岩钻孔灌注桩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

    陈孝贤;

    桩基施工过程属于隐蔽性施工,若施工工艺控制及管理不到位易导致施工质量缺陷,从而对建筑整体结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研究结合某高层建筑嵌岩钻孔灌注桩检测过程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对施工因素导致的基桩质量缺陷原因进行了综合分析。针对不同施工质量缺陷,也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处理方案,并通过验证检测表明了加固处理的有效性,可为解决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借鉴。

    2025年08期 v.52;No.530 109-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1K]
  • 筏形基础大体积混凝土跳仓施工模拟及温度场分析

    梁春维;张浩东;祁帅;李程飞;乔文涛;

    广湛高铁珠三角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中某筏形基础厚度为1.5 m,采用强度等级为C40混凝土,属于典型的大体积混凝土现场施工,其产生的水化热效应显著。为深入分析水化热温度效应,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引入Hetval子程序精确模拟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过程中的放热行为。分析结果表明,一次性浇筑筏板大体积混凝土会导致结构内外温差过大,增加开裂风险;采用跳仓法可有效控制筏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差,保障结构质量安全。研究结论可为类似工程项目中筏形基础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与裂缝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8期 v.52;No.530 113-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 某住宅建筑室内声环境测试及评价

    谢齐;白伟亮;陈皓帆;

    研究结合某住宅区建筑内电梯噪声、会所健身房音乐播放及空调热源设备运行产生噪声的工程实例,分析不同类型噪声的特点,梳理建筑室内噪声检测评价标准,研究噪声的能量叠加及背景噪声修正原则,并对电梯、音乐播放及空调热源设备运行3类噪声分别进行等效连续A声级和1/1倍频程等效声级的测试,噪声测试结果符合住宅声环境相关规范的限值要求,且符合住宅养老居住空间声环境的相关标准要求,希望本研究的检测评价思路可为同类噪声项目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52;No.530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0K]

建筑节能

  • 高层建筑电气改造中模组式电缆吊装技术的创新应用研究

    赫子安;熊斌斌;李雪锋;

    研究模组式电缆吊装技术在高层建筑电气改造中的应用,针对传统敷设方法效率低、安全性差的问题,采用模块化设计、智能吊装与优化布线路径的方法进行改进。通过具体工程案例分析,验证该技术在缩短施工周期、提升布线精度与安全性以及优化抗震、防火性能方面的显著效果,同时显著降低了施工成本。研究表明,模组式电缆吊装技术在复杂建筑环境中具有较高适用性与推广价值,为高层建筑电气系统改造提供了高效、安全的技术解决方案。

    2025年08期 v.52;No.530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 高层住宅外墙预制保温板细部节点处理与施工技术

    刘文建;

    为提高预制保温板施工后的平整度与粘结度,以某高层住宅项目为例,开展外墙预制保温板细部节点处理与施工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外墙预制保温板所有测点的偏差均小于±2 mm,同时,在拉拔试验时间达到52 s时,保温板发生断裂,并脱离墙体基层结构,对应的粘结强度为0.24 MPa,大于0.1 MPa的标准。由此表明,该设计的方法可在提高外墙保温板平整度的同时,提高其粘结强度。

    2025年08期 v.52;No.530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8K]
  •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技术在保温隔热房屋中的应用

    柳舒展;李琳;杨琳琳;

    本研究首先概述了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特性及其在建筑中的技术优势,然后分析该技术在保温隔热房屋中的应用现状与实践案例,最后探讨其技术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体技术具有优异的热工性能、施工便捷性以及环境友好性,为构建节能型建筑提供了支持。

    2025年08期 v.52;No.530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6K]
  • 某铁路站房绿色暖通技术应用研究

    陈正泉;

    在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建设情况下,铁路站房作为客流集散中心,其能耗相当可观,站房运营环境可靠性及安全性也尤为重要。针对合肥铁路某站房暖通空调系统,综合考虑合肥地区气候特点、负荷特征、电价政策及技术适用性。通过充分比较传统的冷热源方案及蓄能方案,从系统初投资及运行费用方面分析两种方案的经济性,研究项目空调系统采用蓄能方案的可行性及其优点,得出采用蓄能空调方案可降低运行费用的结论。其技术措施可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及安全性。

    2025年08期 v.52;No.530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8K]
  • 污水处理厂建筑物低碳运行与能源梯度利用技术研究

    骆一宁;

    以污水处理厂建筑物低碳运行与能源梯度利用技术为研究主题,系统分析了低碳运行与能源优化的关键技术路径,并结合实际案例验证其可行性与成效。研究表明,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节能材料的应用和智能化技术,建筑物的能耗和碳排放得到了显著削减。同时,能源梯度利用技术,如沼气回收、余热利用以及深度处理设施的改进和多工艺集成,显著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并减少了外部能源依赖,可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2025年08期 v.52;No.530 132-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3K]
  • AGPF保温板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孙久飞;崔卫光;张东东;王炯懿;

    高性能酚醛泡沫板(AGPF)是最终通过在原材料树脂中加入生物质石墨烯与纳米纤维素,在原有改性酚醛板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性能。运用高性能酚醛泡沫板(AGPF)可有效实践新型材料的性能特点,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传统保温板粉化、易氧化、吸水率大、机械强度低等性能缺陷,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劳务用工量,控制劳务成本。研究针对高性能酚醛泡沫板(AGPF)在施工中的技术质量问题进行研究总结,最终在保证外墙保温系统质量的同时,有效发挥新型材料的优势,为采用高性能酚醛泡沫板(AGPF)施工提供借鉴。

    2025年08期 v.52;No.530 135-1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6K]
  • 基于航拍重构三维模型的土石方量测算方法与应用

    王帅;罗晓旭;游建华;李东阳;扶廷辉;

    土石方量工程是建设工程的组成部分,准确测算土石方量对进度管理、成本控制和资源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的土石方量计算方法在复杂地形条件下效率低且成本高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航摄和三维模型重构的土石方量测算方法,通过Context Capture生成三维实景模型,在CASS 3D中进行土石方量智能测算,并在杭州国际体育中心项目进行了工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测算精度和效率均比传统方法有显著提高,能大幅减少现场作业工作量,缩短时间,显著提升工作效率。DTM法对网格的敏感性较低,具有更高的测量效率和测量精度,建议优选。在面积大、环境复杂的场景中,基于无人机的土石方量测算方法是最优选择。该方法在土石方量测算中具备可行性和明显优势,是工程测绘技术应用的较优方向。

    2025年08期 v.52;No.530 138-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 房屋外立面专项工程体检与数字化管理

    叶少华;蔡雨柔;

    房屋外立面专项工程体检与数字化管理是确保建筑安全稳定、提高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房屋外立面的性能要求越来越严格。研究深入探讨了房屋外立面专项工程体检的必要性、复杂性,以及数字化监测与预警、数字化档案管理、智能化决策支持在房屋外立面专项工程中的应用,以不断提高体检工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推动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通过技术分析、案例研究和策略建议,旨在为房屋外立面的安全评估、维护管理提供较深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025年08期 v.52;No.530 142-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7K]

地基与基础

  • 高层建筑复杂岩溶地基及其处理技术

    王月;

    复杂岩溶地质条件下的高层建筑地基处理具有难度大、危险性高、成本高等特点。如何既保证上部结构的安全、耐久使用,又能在成本合理的范围内达到预期的目标,对工程项目实践意义重大。对此,研究引用了贵阳市五里冲项目N区双子塔项目案例,对其浅层、深层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了探究,并对其大直径人工挖孔桩施工、质量控制及效果进行了总结,以期为类似复杂岩溶地基处理项目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52;No.530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7K]
  • 建筑工程逆作法设计方案研究

    杜军;

    深基坑工程普遍具有开挖深度较大、周边存在众多需保护建筑物、施工场地较为狭窄以及工期要求极为紧迫等特点。而逆作法施工工艺,可在保证工期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通过多种关键节点设计,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以及周边建筑物的稳定。同时可大幅节约对施工场地的占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52;No.530 148-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0K]
  • CSM工法桩在复杂地质环境中的应用

    韦栋;庄莹;

    以杭州市北景园泵站项目为依托,对该工程复杂地质环境及CSM工法试桩成桩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旋挖引孔、内插型钢底部加焊导孔缀板辅助施工方法,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图纸及试桩报告确定工艺参数进行质量管控,达到了该深基坑支护体系在基础工程施工期间有效止水、变形稳定、质量可靠、绿色回收便利等效果。研究从前期方案优化、准备阶段技术及资源审查、施工阶段质量管控要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CSM工法桩在复杂工况下的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8期 v.52;No.530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0K]
  • 大型基坑施工安全支护技术研究

    徐超;

    为保障大型基坑施工安全,对某大型基坑工程从多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分析了工程地质、周边环境及施工重难点,阐述了基坑开挖顺序、支护体系与施工技术,包括分块开挖、出土坡道构造等。研究了监测项目与数据处理及技术优化措施。结果表明,合理施工与技术优化有效控制了基坑变形,保障了安全,达到了确保大型基坑施工安全稳定的效果,解决了大型基坑安全支护的关键技术问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2025年08期 v.52;No.530 154-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3K]
  • 沿海地区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性能提升与控制技术

    张八芳;

    本研究旨在探讨沿海地区软弱地层桩基水平承载性能的提升与控制方法。针对软弱地层中桩基水平承载力不足和位移问题,提出了后注浆技术和砂土层振动压实技术,以增强土体强度和变形模量,提高软弱地层桩基稳定性和抗水平承载力。同时,基于开挖效应的被动桩水平承载控制方法,研究分析了开挖策略、开挖速率和加载方式对土体应力、桩基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开挖方式和控制主被动加载方式能有效提升桩基的水平承载力,减少变形。

    2025年08期 v.52;No.530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 机场不同地基处理方式下的道基试验研究

    焦伟杰;刘智江;张明;高妍婕;蒋金;

    研究以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岩土工程项目为依托,分别采用强夯、冲击碾压、液压夯及静压施工进行道基反应模量检测,分析不同地基处理方式下的道基试验结果。通过现场承载板加载,测量土基变形值或特定变形值对应的荷载,计算道基反应模量,评估各种工况下地基处理效果,总结不同地基处理方式下的道基反应模量变化情况。

    2025年08期 v.52;No.530 160-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2K]
  • 下载本期数据